十大网投正规信誉网址
今天是:
當前位置:圳昌裝飾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 設計之眼 >> 自出心裁 >> 浏覽文章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

發布時間:2018年01月04日 點擊率:

*四年時光,三篇設計劄記,講述一座私宅。獻給主人與他們的家。—— 邱德光*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1張圖片 

哈哈Chapter1這座家宅的故事,從一座「橋」開始。白1

楔子:橋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2張圖片 

2013年冬天,北京剛下過第一場雪,台北正值溫潤的雨季。 落雨之後,我常會在台北家中的花園裡讀書,也是在那個時候,接到袁欣從北京打來的電話。 電話那頭,他的語調有種按捺不住的興奮,說起方才初見的一對年輕夫婦。他們在北京近郊原本居住的别墅旁買下了比鄰的另一座,希望在此營建起一座新的家宅,容納他們長久積澱的對于家的夢想。 話閉後,我收到兩棟别墅的平面圖——如何将這兩棟建築聯結為「一個家」? 彼時,雨後的薄暮裡,一輪淡淡的彩虹正架在台北的天空上。 「要有一座橋!」我當即在兩棟建築的半空勾起一座廊橋;又在其間的區域,劃出一片開敞大客廳。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3張圖片 

邱先生手稿:一座淨高7米、面積達160平米的大客廳架在原本的兩座建築之間,使之相聯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4張圖片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5張圖片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6張圖片 

通長近9米的空中飛橋,形成聯通兩棟建築的通道,這裡同時也是一個家人在此相遇的場所。為了不破壞空間的整體性,廊橋被設置為完全懸空,采用了八塊完整的白色金屬扣闆将其通體包裹,形成在視覺上消失的效果

現在回想,一座私宅誕生的背後,實在有着諸種因緣的際會。兩位主人非常喜歡這個構想。

之後的五個月裡,袁欣陪同他們走訪了我們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代表項目,數次見面,交流彼此關于家的想法。在對主人的性情、志趣及生活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相知之後,我們方能負責任地說:這個項目或許到了簽約啟動的時候。 2014年初夏,兩位主人來到台北,時隔近半年後,這才是我們的第一次見面。 從那次會面開始,我就知道這個案子在我迄今三十多年的設計經曆裡,會留下特殊的印記。 它的特殊并不在于面積達3300平方米的罕見尺度,而在于主人對生活的那種極緻追求,這種追求背後湧動的情感,讓人動容。 我至今記得,女主人拿出了一份 30 頁的 PPT 及 EXCEL 表格,向我們講述她對家宅中每個空間的想法,細緻到列出每個空間的最低需求面積。 那份PPT的标題我仍記憶猶新 ——「 我們的家:緻生活與生命的本質」。

哈哈Chapter2為什麼我們始終需要裝飾?白1

新巴洛克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7張圖片 

在人們的印象中,邱德光設計一直保持着特定的富麗感,與近些年中國室内設計界的一股簡約之風,保持着距離。那麼,為什麼我堅持:裝飾在室内設計——尤其是家宅中始終有其隽永? 這座家宅的風格為「新巴洛克」,這出自主人的選擇。他們喜歡這種風格。為什麼?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8張圖片 

白與流線的幾何變形,是新巴洛克的兩大特點。

我認為新巴洛克的魅力并不在外在的奢華感,也不隻是精美的工藝,它的精髓在于一種「情感的喚起」—— 而這正是裝飾的本質。我很認同日本建築家桢文彥先生的話:“如果說,西方古典建築是理性的産物,那麼裝飾就是感性的補充。” 

如果說家,代替了古老的廟堂,成為現代城市人身體與精神的庇護所。那麼,裝飾正提供了這樣一個感性的出口:這些由主人的内在生長出的「無用」的藝術,讓人們得以從日常生活的理性(隻因循着「有用」的功能性邏輯)藩籬中逃逸——走進儀式與慶典,而這在任何時代、任何人的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這座家宅的面積達 3,300 平方米,然而我不會用“豪宅”去定義它。

它的感人之處,始終在于每個生活場景中濃厚的生活氣息。舞蹈室、健身房、酒窖、影音室、卧室旁的失眠室……每一個空間都不是應虛飾而存在,而是奠基于主人實實在在的生活。             

1  用隐喻編織起的回廊

這座八字形回廊式玄關的設計,集中性地反映了新巴洛克的運動感美學以及如何通過現代的藝術語言将空間的情感與層次表達出來。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9張圖片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10張圖片 

玄關彩色地平圖,鳳凰圖騰躍然其上。

入口地面上的鳳凰圖騰,“鳳”取自主人的姓氏。我們采用石材嵌入馬賽克打造出靈鳥騰雲的動感,在圖騰的營造上對中國水墨畫的潑墨筆法進行了“神借”。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11張圖片 

多層次的線條,鋪展出空間的韻律。

牆面采用了現代的米白色烤漆,“褶子”是古典巴洛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美學元素,流暢的曲面與地面飛翔的靈鳥一齊,形成流暢的動勢,由此将來人引入室内。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12張圖片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13張圖片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14張圖片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15張圖片 

位于八字形玄關與客廳銜接處的顔石林雕塑作品《天使》

回廊盡頭的雕塑,女主人選擇了來自顔石林的作品《天使》。它如同迎門而立的門童,歡迎着來客。這座雕塑安甯、詩意的氛圍,讓來客從日常的感知秩序中走出,進入一個夢幻的場景,在心理上給人以平複。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16張圖片 

蜿蜒的樓梯動線和八瓣形的天花勾勒出空間的柔美之感。

行至回廊的另一側,視線變高。抽象的變形曲線勾勒出蜿蜒而上的雕花樓梯,這種由視線締造出空間動線的手段在巴洛克中是非常典型的。八瓣形的天花,猶如家族的徽章,印刻在穹頂上。             


2  白,新巴洛克的底色我一直認為:「做私宅最重要的是要實現主人對家宅的夢想。而在這個案子中,主人的夢想千變萬化,每個空間幾乎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在色彩及形式的選擇上,更不拘于定式。」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17張圖片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18張圖片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19張圖片 

以白色為主調的新巴洛克居室

那麼,如何能為這紛繁的變奏賦予一個和諧的主調?白,是我為「新巴洛克」設定的「底色」。白色包含了光譜中所有的有色光,它能夠容納空間中多元的藝術元素及色彩,并極大地提升空間的質感。 如果說主人是畫者,那麼作為設計師的我們,則為其提供了一個得以盡興施展的畫布。

哈哈Chapter3這是家,而不是豪宅。白1

大尺度空間中的情感詩學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20張圖片 

初入這座宅邸,人們首先驚歎的總是它的尺度。設計這樣大的家宅于我而言亦是初次。 然而,正如我前面所談到的,用「豪」去形容這個空間是簡單而偏頗的。為什麼我說它不是一座「豪宅」? 整座宅邸中尺度最大的空間——客廳,即表明了這一點。                     

1    客廳:一座意趣盎然的小廣場客廳的面積達160平方米,淨高近7米,是一個全開敞的兩面透窗空間。任何一個人由玄關走入此處,都會為其超出日常視覺經驗的尺度,感到震撼。 作為一個面客之地,「豪門」的客廳常常被設計為一個須向外界顯耀身份的場所。然而,在這座家宅中,你可以看到主人無意将之打造為一個殿堂之廳,而呈現為一個充滿生活意趣的小「廣場」。這兩種空間有着本質上的區别:前者在形式上是向外彰顯的,強調空間的秩序,給人以拘束和威儀;而後者在視覺上則是橫向的、舒展的,無論在身體還是精神上,都給人自由、放松的感受,情感自然地在此流淌。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21張圖片 

從整體視覺上,可見客廳除了大尺度的挑高外,沒有一件家具或藝術品試圖給人以視覺上的震懾,整體的布局注重水平視線的鋪展。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22張圖片 

客廳主交誼區在對稱性的格局下富于自由和變化

位于客廳正中央的主交誼區,對稱性的格局表達出迎客的禮儀感。然而,家具的布置上遵循自由與變化:所有的沙發均不靠牆擺放,在家具的選用上亦不拘于單一的品牌及風格,而是自由組合。 Renzo Frau的扶椅,Baxter 的沙發,CREAZIONI的邊幾…..每一件家具均是我們陪同主人親赴歐洲選購。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23張圖片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24張圖片 

高達6.5米、面積逾43平方米的開窗

我們在兩側營造了高達6.5米、面積逾43平方米的開窗設計,光與自然的引入,形成視線上的無限延伸,消解了空間的邊界。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25張圖片 

李偉&劉知音作品《夜晚是靜靜的等待》 鑄銅化學着色 65x45x90cm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26張圖片 

顔石林作品《唐吉坷德的夢》 鑄銅着色 246x250x250cm

藝術品散落在空間之内,每一件的擺放都呈現出栖息的姿态。沉睡的女孩,身騎白馬的少年......這些富于情感的生命意象,讓客廳即便在靜谧無人時依然富于生趣。                     


2   天花:有一種美妙是擡頭仰望這座「廣場」的美妙,還來自于它的天花。現代建築中的天花往往被隔音闆、通風闆、燈管等機械設備所占據,甚至很難找到大片的空白表面。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27張圖片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28張圖片 

藝術感的天花,是這座家宅最大的特點之一

然而,在這座家宅中,你能夠重拾那種擡頭仰望的曠然。家宅中的5座天花穹頂,形态各異。其中,客廳的穹頂作為尺度最大的一座,勾勒出一眼望不到頭的「風景」。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29張圖片 

客廳天花細節處将傳統巴洛克紋樣進行簡化,其精緻程度考量了肉眼從地面觀看的效果。

天花上的裝飾紋理,對傳統的巴洛克線條做了簡化處理,猶如在上好的面料上進行滾邊,每一條曲線的尺寸及紋樣都經過精密的計算,巧妙地掩蓋了天花的封口,并考慮到人身處地面時的觀看感受。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30張圖片 

客廳天花全景,如地圖般串聯起家宅的各個通道

從平面上來看,向不同方向伸展的天花紋飾,巧妙地聯結了家宅的各個出入口,如同一張抽象展開的「地圖」,與牆面融為一體。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31張圖片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32張圖片 

天花上的水晶吊飾

天花上的水晶吊飾,是這一空間中的「點睛之筆」,在縱向上再次豐富了空間的層次。構成吊飾的每一片水晶玻璃都各不相同,經手工打磨、拼裝而成。通透的色澤與冷藍的色調,營造出群鳥飛過的動感。

四年時光,三篇劄記,一座私宅第33張圖片 

客廳一側由主人在歐洲淘來的有着百年曆史的古董櫃

項目臨近竣工時,我在一個晴好的秋日,來到這座宅子裡。我和袁欣站在廊橋上,他指向客廳牆側的兩隻歐洲古董櫃。他告訴我,這兩隻櫃子原本是不成對的。在歐洲選購家具的旅途中,他與主人在米蘭的一家古董店裡遇見了其中一隻;後來主人竟在另一座城市巧遇了相仿的另一隻。 正如同我們的相遇一樣,這樣的故事,是設計所無法「容納」的 ——而這,就是生活。

 (該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15212443003,我們将第一時間進行删除)

上一篇:福斯特設計佛羅裡達植物雕塑花園
下一篇:這個泰式餐廳不一般 | SOI 22 二十二象餐廳

Copyright ©2013 十大网投正规信誉网址-十大网投平台信誉排行榜最新 All Right Reserved. 贛ICP備13005662号-1 技術支 持:易動力科技
Baidu
sogou